定档明天!央视特别节目聚焦肇庆!

发布日期:2025-08-22 03:49    点击次数:173

@肇庆人 就在明天下午5时,绿色肇庆亮相央视总台!由总台主持人、记者、专家学者、自媒体博主组成的生态小分队,深入广东肇庆,探寻“绿海”生态美丽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人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的这部生态画卷正在见证着一个个奇迹的发生。8月11日—8月15日每天17点档,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CCTV-4)携手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出5集特别节目《生态中国》,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谨以此片致敬所有生态中国的建设者。

其中第三集《“植”此青绿 不负青山》为“肇庆篇”,节目将展示我市多个典型生态区域,向全国观众展现“山水名城”的独特生态魅力。

中国各地的生态实践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赋予了真切的画面。在即将播出的《生态中国》节目中,生态小分队深度探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在一场遍布中国多个省份的“生态walk”中,将“规划引领——海洋保护——国土绿化——荒漠治理——山水工程”的多元生态图景渐次呈现在观众和网友面前。

“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广东,肇庆的绿意不仅是幸福生活的“伴侣”,更是国土绿化铺就的山、湖、城、江共融发展画卷。

从“岳山造林”传统到绿美新风尚

节目组来到广东肇庆怀集县岳山林场,看千千万万的护林员用脚步丈量大地,构建通达畅行的森林绿色网络,为城市发展与“绿色通行”打通脉络。

岳山造林的历史,是一部广东林业人艰苦奋斗的史诗。50多年前,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广东省响应国家“绿化祖国”的号召,在岳山地区启动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

一场轰轰烈烈的岳山造林大会战,将残林次林改造成万亩林海,孕育出“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成为广东有组织开展群众性绿化行动的肇始。

△当年“岳山造林大会战”场景。方权裕 摄

“大会战期间,民兵们早上5点出发上山,砍树、修筑防火线、烧山炼山、扛着锄头挖撩壕。”时为怀集县甘洒公社青年民兵的邓柳婵回忆道,“岳山造林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三岳自然保护区科普·研学基地。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当年的岳山造林点已成为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2.6%,白鹇、仙八色鸫和斑林狸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此安家,成为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实现从荒山到绿洲的生态奇迹。

△保护区内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麂。

今日的肇庆,已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绿色大市,绿色是肇庆最鲜明的底色和特色。肇庆拥有超过106万公顷林地,森林覆盖率超过70%,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达县 摄

赓续传统 守护红锥古树根脉

在三岳自然保护区,还有一棵古树承载着许多村民的童年往事。提及这株被他们称为“老大哥”的“红锥树王”,大家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走近这株红锥树王,板状根扎实厚重支撑起庞大的树干,树干粗壮需十人才能将其合抱,树枝婆娑直上云霄,树形挺拔昭示着它依旧蓬勃的生命力。

据林业部门测量,红锥王树高26米,胸围近9米,冠幅38米,是目前广东已知树径最大的一株红锥。而它也并不“孤独”,在红锥树王周围散生着25株100年以上树龄的古红锥树,100年以下树龄的56株,平均树龄已超过210岁,众多古树聚集成了一片约20亩的古树林。

红锥树木材坚硬耐用,胶贴与油漆的性能好,是极佳的建筑和家具制作原材料。根竹塘村的红锥树能保存至今,形成如此规模的古树群,得益于村民对自然的敬畏,以及数百年来一直贯彻的爱护古树传统。

△红锥古树枝干婆娑,直插天际。

在根竹塘村的村规民约中,很早就立下了规定:“禁止在树下燃香祭拜等一切有损古树的行为,人人要自觉履行,做好监督。”不伤害红锥树的一枝一叶,是村民们心照不宣的共识。

△围绕古树修建栈道,保护古树生长环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红锥古树群,2019年怀集县投入超300万元,建设了红锥王古树公园,在古树附近修建了登山步道、观景台和木栈道等设施,防止游客和村民长期踩踏古树周边土壤,导致土地板结影响树木根系生长。

《肇绿南粤》 一部南粤生态奋斗史

从长篇报告文学《肇绿南粤——岳山大造林纪实》也可以窥见这段历史中广东人对绿色的热爱与执着。

△《肇绿南粤——岳山大造林纪实》新书。肇庆发布梁铮儿 摄

以今天的生态文明眼光来看,造林育林是大势所趋,但其实放在五十年前的广东怀集,只是很朴实地理解山中林木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有山有水有林有木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长久的情怀。

△岳山林场。李世昌 摄

通过梳理广东造林历史,作者许锋也写出了一种奉献精神。如今回看当年的造林是轰轰烈烈一场胜仗,但其实整个过程也是艰苦卓绝险象环生,同样有年轻的生命奉献其中,有更多的人则是用一辈子去守护林场。从育种、种树到护林,每一步都需要奉献精神。

要毁坏一片树林轻而易举,要重造一片林子谈何容易,要让这片林子成为万物栖息之所则是以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来衡量。在时间的尺度上,十年很短,但足以成林;在自然的尺度上,五十年也不长,但绿树成荫蔚然家园。

南丰灵芝谷 走出林下经济新路子

青山如屏,碧水如带。近年来封开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依托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与优越的气候条件,积极挖掘生态资源发展潜力,大力培育灵芝种植产业,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2019年,南丰镇引进企业在该镇建设了封开县万亩灵芝谷综合产业园,种植灵芝等珍贵药材2700余亩。

△图源 封开发布

今年是南丰万亩灵芝谷发展林下灵芝种植的第六个年头,种植技术与管理已成熟稳健,预计今年可收获优质有机灵芝六万公斤,创造总产值近3000万元。

△图源 封开发布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8月13日17:00-18:00,锁定CCTV-4《生态中国》系列节目,一同感受绿美肇庆的自然环境,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答卷!